本報記者 劉勇
  拉美地區有世界三分之一的水資源,占世界28%的可耕地,目前糧食產量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1%,是最具潛力的“世界糧倉”。湖南是天下聞名的“魚米之鄉”,是享譽全球的雜交水稻的發源地。9月12日,在長沙舉行的第八屆中國—拉美企業家高峰會上,一場名為“以創新推動中拉可持續農業和食品安全合作”的專題討論會,就“魚米之鄉”如何牽手“世界糧倉”進行了探討。
   去拉美髮展農業的機遇
  泛美開發銀行對外推廣和伙伴合作部部長貝爾納多·吉利亞蒙認為,儘管拉美地區農業資源豐富,但許多人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所需,農民的生活水平也還很低,要解決這些問題,建議從8個方面進行努力。
  首先,要加強農業領域的科學研究,同時促進這個方面的合作。第二,要向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,幫助他們發展農業生產。第三,加強運輸和倉儲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,使農產品能在最短的時間到達客戶手中。第四,著重改善灌溉條件,使豐富的水資源能順利到達農田。第五,加強農業領域的合作和全球貿易,改善海關通行,提高工作效率。第六,向農民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。第七,加強合作社和市場之間的聯繫,使農民獲得更多信息和幫助。第八,運用先進手段,減少農作物收穫之後的損失。
  討論會現場的一些省內農業企業家對此紛紛表示,這8個方面的問題,正是去拉美髮展農業的機遇,而且,湖南在有些方面已經做得很好,具備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,一定能找到合作對象。
  用好雜交水稻這張“名片”
  對湖南農業而言,雜交水稻無疑是最亮麗的“名片”。如何用好這張“名片”,使之服務於拉美地區更多的農民?
 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廖伏明在討論會上表示,儘管中國目前在雜交水稻研究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,但是我們的雜交水稻在國外的發展速度沒有在國內這麼快,這是因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條件,地理環境、耕種習慣等都不一樣。我們要加強與拉美在這方面的研究合作,根據各地、各國的具體情況,培育出適合當地的品種,還要研究適合當地人文文化、符合當地習慣的栽培技術,全面配套,才能夠使不同國家的水稻產量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。
  廖伏明說,到拉美地區推廣雜交水稻,要在種子技術方面進行改進,這需要通過大力合作,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,建議泛美開發銀行可以提供一些幫助,使湖南的中小型企業也能在拉美地區推廣雜交水稻,並迅速取得成效。  (原標題:“魚米之鄉”如何牽手“世界糧倉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w58owlc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